Menu

Menu

  1. 首页
  2. 行业新闻
  3. 相位补偿的涡旋光生成 | Advanced Photonics Nexus

自相位补偿的涡旋光生成 | Advanced Photonics Nexus

Advanced Photonics Nexus 2023年第2期文章:

自相位补偿的涡旋光生成 | Advanced Photonics Nexus

Han Cao, Guangyao Wang, Lichao Zhang, Qinggui Tan, Wei Duan, Wei Hu. Reflective optical vortex generators with ultrabroadband self-phase compensation[J]. Advanced Photonics Nexus, 2023, 2(2): 026009

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概念催生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急遽增加了对通信器件信息处理能力与传输带宽的需求。光因其更高的载波频率和调制速率而逐渐取代了电成为主流的信息传输载体。现行的波分复用技术面对信息需求的激增已近能力极限,进一步发挥光子多自由度的优势,引入偏振复用、空分复用等全新的手段来继续挖掘光通信的潜力已是大势所趋。

近来,基于光子轨道角动量的模分复用技术因其理论上可以提供无穷多个独立的信道而备受人们关注,可大幅提高通信容量,并有望应用于光计算、量子信息等领域。而探索光学元件层面多种复用手段的兼容,实现光子多自由度的同时调制,则成为一项关键挑战。

液晶呈现宽谱的光学各向异性并具有多外场可调特征,是实现动态光调制的理想材料。目前,商用的反射式硅基液晶(LCoS)空间光调制器只对目标波长以及特定方向的线偏振光具有最佳的相位调制效果,一旦波长或偏振发生偏离,则效率显著下降。新近开发的胆甾相液晶平面光学元件,因其Bragg-Berry相位调制的独特机制,可以选择性地对较宽反射带内具有与结构相同旋性的圆偏振分量实现高效的相位加载,相反圆偏振及带外的光则不受空间相位调制,直接透射。可见,如何简便高效地实现超宽带、全偏振态的反射式空间相位加载仍有待解决。

针对上述问题,南京大学胡伟教授团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段薇博士合作提出了一种具有简单螺旋结构和自相位补偿能力的宽带反射式涡旋光生成器,实现了全可见光波段的涡旋光的高效产生,并呈现自旋共轭的相位加载能力,在单个元件层面实现了超宽频带、偏振相关的螺旋相位加载,能够兼容波分复用、偏振复用、模分复用等不同技术手段。相关工作以“Reflective optical vortex generators with ultrabroadband self-phase compensation”为题发表在Advanced Photonics Nexus 2023年第2期。

自相位补偿的涡旋光生成 | Advanced Photonics Nexus
图1 (a)自相位补偿q-plate示意图;(b)可见光波段圆偏振转换效率及450、530、630 nm波长的光在庞加莱球上的偏振演化过程
如图1a所示,在扭曲液晶层后侧置一反射镜,即可利用入射光在该扭曲结构中的往返来实现相位延迟量的宽带补偿,制备自相位补偿的反射平面光学元件。研究人员以可见光为目标波段,利用琼斯矩阵计算反向优化设计具有最佳补偿量的液晶层厚与扭曲角,在450 – 650 nm的范围内理论上可得到接近100%的圆偏振转换效率(图1b)。
利用DMD数字掩模光配向技术进行单侧液晶取向,控制液晶层厚和手性剂掺杂浓度实现预设扭曲结构的控制,制备了q = 0.5的q-plate,演示了红、绿、蓝三波长分别入射产生的涡旋光,并对拓扑荷的自旋相关性进行了验证。
自相位补偿的涡旋光生成 | Advanced Photonics Nexus
图2 自相位补偿q-plate宽带高效生成涡旋光。(a)和(b)q = 0.5的q-plate的相位图和偏光显微照片;(c)实验光路示意图;(d)450、530、630 nm涡旋光的产生及对应拓扑荷检测
扭曲液晶结构旋光色散与双折射色散的共同作用导致了超宽带的相位补偿。研究人员分别研究了正交和平行偏振片下(线偏振入射)的偏振态分布,发现该类器件呈现独特的波长相关性的有效光轴方向(图3)。

自相位补偿的涡旋光生成 | Advanced Photonics Nexus

图3(a)矢量光束的生成;(b)和(c)为矢量光束在正交/平行偏振片下的光斑展示,白/黄色箭头分别指示起/检偏器方向
通过引入额外的扭曲液晶层设计制备了双层扭曲的偏振叉形光栅,其自相位补偿的范围可以进一步拓宽,实现了400 – 1000 nm超宽带的涡旋光高效生成。该研究克服了传统胆甾相液晶平面光子元件调制频段的不足,为超宽带反射平面光子元件提供了一种实用方案,可实现单个元件层面波分/偏分/模分复用技术的兼容,并为新型宽带光子元件的设计制备提供了思路。
南京大学现代工学院2020级硕士生曹瀚为论文一作。该研究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科工局稳定支持项目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完成。作者特别感谢南京晶萃光学科技有限公司(JCOPTIX)提供的元件与设备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更多科研资讯及分享,所有其他媒、网来源均注明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协调进行处理,最终解释权归旭为光电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