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进展:自适应光学在超分辨荧光显微镜中的应用
超分辨荧光显微镜突破了传统荧光显微镜的分辨率限制,使得人们能够在纳米量级分辨率下观察细胞和组织样品,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在这一技术中,仪器和样品引入的像差均会导致空间分辨率降低,进而导致成像质量恶化。
为此,人们引入了自适应光学技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探测像差,再通过波前校正元件来校正像差,从而获得高质量的超分辨图像。
大连理工大学光电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的王翔宇、陈曦、曹暾、马冬晗团队在《中国激光》发表文章,介绍了自适应光学的起源与工作原理,总结了其在超分辨荧光显微镜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自适应光学的起源与工作原理
1953年,美国科学家Babcock首次提出了自适应光学的概念,即实时测量大气湍流引起的波前像差,并通过变形镜产生光学相移,以进行实时补偿。1957年,苏联科学家Linnik首次提出了人造导星的概念,即在待观测恒星的位置发射一个约10km高度的信标,以测量大气湍流扰动。上述构想使得光学系统能够根据外界环境进行自动调整,从而保持最佳工作状态,因此被命名为“自适应光学”。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军方将其应用于卫星成像与激光传输等领域,80年代末开始应用于天文观测。我国对自适应光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21世纪以来,随着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的发展,自适应光学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领域。
基于直接波前探测的自适应光学系统,主要包括波前探测器、波前控制器和波前校正器。先由波前探测器探测波前像差,再由波前控制器根据探测到的信息计算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最后由波前校正器将控制信号转变为波前相位变化,使波前恢复到无像差状态。波前探测器包括Shack-Hartmann传感器、四棱锥传感器、分区孔径波前传感器、剪切干涉仪等。
其中,Shack-Hartmann波前传感器由微透镜阵列和探测器组成,当入射波前为理想平面波时,探测器上得到的是一组均匀分布的光斑;当入射波前携带像差时,探测器上得到的光斑将发生偏移。
四棱锥波前传感器和分割孔径波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相似,都通过探测平面上的4个子图像来测量波前。剪切干涉仪常被用于判断光束的准直程度,还可以通过判读干涉条纹的形状来分析光束的波前分布。波前校正元件是一种可以快速改变波前相位的主动光学器件,也是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核心器件,主要包括变形镜、SLM与自适应透镜等。
变形镜通过驱动器的伸缩来改变其表面形状,从而改变传输距离,实现波前校正;SLM通过改变施加在液晶像素分子上的电压,使液晶像素分子的指向矢与入射光的偏振方向产生夹角,就可以改变液晶单元的折射率,实现波前校正;自适应透镜通过对其施加电压使薄玻璃窗产生弯曲,就可以改变传输距离,实现波前校正。
基于直接波前探测的自适应光学的工作原理。(a)自适应光学系统;(b)Shack-Hartmann波前传感器工作原理;(c)四棱锥波前传感器(上)和分割孔径波前传感器(下)的工作原理;(d)剪切干涉仪的工作原理
基于间接波前探测的自适应光学系统,不需要使用波前传感器,根据显微镜采集到的图像来推断像差,并利用波前校正器予以修正。该系统通常利用变形镜、SLM等波前校正元件,输出一系列像差修正方案,采集相应的图像,选择图像亮度、锐度等作为度量标准评估图像的质量,并通过高斯拟合、二次拟合等方式,得到度量标准最优时对应的像差修正方案,就可以生成对应的波前控制信号。
其中最典型的方法是模态波前传感,即利用波前校正元件产生一系列互相正交的像差模态(通常近似于Zernike像差),对每一种模态输入不同的幅值,得到对应的图像,然后计算其度量标准,再通过拟合得到度量标准最优时对应的幅值,最后将所有模态的幅值叠加起来,得到最终的像差修正方案。
此外,也可以采用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深度学习等群智能优化算法,根据度量标准对像差修正方案进行优化迭代,提高收敛速度。
自适应光学在STED显微镜中的应用
STED显微镜采用两束中心重合的激光照射样品,使艾里斑中心区域的光子自发辐射荧光,从而缩小PSF尺寸,实现超分辨成像,成像光路由激发光路、发射光路和损耗光路组成,损耗光路的像差对成像质量影响最大。
2012年,Gould等首次提出将自适应光学应用于STED显微镜,使用两个SLM分别校正激发光路和损耗光路的像差,在斑马鱼视网膜切片上方25μm深度处实现了250nm的轴向分辨率;2013年,Gould等提出利用自适应光学对准激发光路和损耗光路的方法,将对准精度提高到4.3nm±2.3nm。
2014年,Lenz等提出离轴放置SLM的方法,对自然杀伤细胞和靶细胞之间的微管蛋白在8-10μm深度处实现了横向120nm、轴向173nm的分辨率。
2016年,Patton等提出利用双自适应光学器件(变形镜与SLM)校正厚组织样本像差的方法,对完整果蝇大脑突触中的囊泡谷氨酸转运体进行了超分辨成像,成像深度达到了10μm。
2018年,Wang等提出利用遗传算法实现STED显微镜中损耗光路像差测量的方法,并通过SLM予以校正,对24μm深度处斑马鱼视网膜和100μm深度处斑马鱼胚胎切片实现了超分辨成像。
自适应光学在STED显微镜中的应用。(a)STED显微成像的原理;(b)使用两个SLM分别校正激发光路和损耗光路的像差;(c)利用自适应光学对准激发光路和损耗光路;(d)离轴放置SLM;(e)利用变形镜和SLM校正三条光路的像差(S,样品;Di,二向色镜;APD,雪崩光电二极管;Exc.,激发光;Emi.,发射光;QWP,四分之一波片;PMT,光电倍增管)
2019年,Zdankowski等提出提高损耗光路像差校正精度的方法,对15μm深度处的有丝分裂纺锤体实现了三维分辨率为 50nm×50nm×100nm的超分辨成像;2020年,Zdankowski等使用双SLM分别校正激发光路和损耗光路像差,对多巴胺神经元中的hiPSC衍生轴突在80μm深度处实现了横向204nm、轴向310nm的分辨率。
2020年,Antonello等使用多尺度小波分析来量化显微镜像差造成的分辨率损失的方法,对14μm深度处组织型海马切片中的CA1锥体神经元实现了超分辨成像。
2021年,Hao等将自适应光学与4Pi-STED技术相结合,对细胞中的微管、高尔基体、内质网、线粒体等,以及组织中的神经元突触和环状管进行了超分辨成像,三维分辨率均优于 50nm。
2021年,Velasco等将自适应光学与双光子激发、有机染料 ATTO590、长工作距离水浸物镜相结合,对164μm深度处的固定鼠脑和76μm深度处的活体鼠脑实现了超分辨成像。
使用自适应光学前后STED成像结果对比。(a)多巴胺神经元中的hiPSC衍生轴突在80μm深度处的成像结果;(b)固定鼠脑组织中的星形胶质细胞在164μm深度处的成像结果
在4Pi-STED显微镜中应用自适应光学。S,样品;Di,二向色镜;APD,雪崩光电二极管;Exc.,激发光;Emi.,发射光;RM/GM,振镜
自适应光学在SIM显微镜中的应用
SIM显微镜采用点阵、条纹等周期性结构光场照明样品,解析出普通显微镜无法获得的高频信息,在所有方向上将分辨率提升两倍,实现超分辨成像,成像光路由激发光路和发射光路组成,两路的像差均需要通过自适应光学进行校正。
2008年,Débarre等首次将自适应光学应用于SIM,在不使用波前传感器的条件下实现了像差校正,对小鼠肠道和花粉实现了更高对比度、更少背景噪声的SIM成像。
自适应光学在SIM显微镜中的应用。(a)SIM成像原理;(b)在OS-SIM中应用自适应光学;(c)将SIM与直接波前探测相结合。S,样品;Di,二向色镜;PH,针孔;PBS,偏振分光镜;RM,旋转镜
2015年,Thomas等将自适应光学与SIM结合,对固定在秀丽隐杆线虫下的100nm荧光微珠实现了超分辨成像,在 20μm×35μm的大视场上实现了140nm的分辨率,将信噪比提升了60%。
2021年,Zheng等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自适应光学校正方法,并将其用于SIM,对BHK细胞中鬼笔环肽标记的肌动蛋白实现了超分辨成像。
2019年,Turcotte等将自适应光学应用于动态超分辨SIM成像,对活幼体斑马鱼和小鼠的大脑实现了帧率为9.3frame/s、分辨率为190nm的高速成像。
使用自适应光学前后SIM成像结果对比。(a)幼体斑马鱼大脑中神经突触在100μm深度处的成像结果;(b)小鼠大脑在21~29μm深度处的体内结构成像结果
2020年,Li等将自适应光学应用于光学层析结构光照明显微镜(OS-SIM),对21-29μm深度处的小鼠皮层神经元、10-110μm深度处的幼体斑马鱼运动神经元结构实现了快速超分辨成像。
2021年,Lin等将自适应光学应用于SIM,通过直接波前探测的方式校正像差,对秀丽隐杆线虫进行了超分辨成像,将波前振幅峰谷值从1.5μm降低到0.1μm。
自适应光学在SMLM显微镜中的应用
SMLM显微镜将荧光团随机激活,获得稀疏分布的PSF,对其定位获得荧光团的精确位置,再重建出超分辨图像,发射光路的像差会导致PSF扭曲,定位精度恶化,需要利用自适应光学进行校正。
自适应光学在SMLM显微镜中的应用。(a)SMLM成像原理;(b)利用自适应光学校正仪器像差;(c)利用模态传感技术校正像差;(d)利用遗传算法校正像差;(e)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校正像差;(f) REALM的工作原理;(g)DL-AO的工作原理;(h)CLASS光路。S,样品;Di,二向色镜;FM,翻转镜;GM,振镜;BS,分光镜;DG,衍射光栅;PBS,偏振分光镜;Exc.,激发光;Act.,激活光;Emi.,发射光
2012年,Izeddin等提出利用自适应光学消除SMLM仪器自身像差的方法,在800nm深度处分别实现了对荧光蛋白40nm的轴向定位精度和对荧光染料20nm的轴向定位精度。
2015年,Burke等采用模态波前传感技术消除了样品引入的像差,对6μm深度处的微管实现了横向78nm、轴向136nm的分辨率;2015年,Tehrani等将与强度无关的傅里叶谱和遗传算法结合起来优化像差,在50μm深度下将定位精度提高了4倍。
2017年,Tehrani等提出了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与傅里叶谱度量相结合来实时校正波前像差的方法,对100μm深度处的果蝇中枢神经系统实现了146nm的分辨率。
2018年,Mlodzianoski等提出了自适应像散(AA)方法,对 95μm深度处的线粒体实现了横向20nm、轴向50nm的分辨率,并重建出了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小鼠脑片在24μm深度处的β-淀粉样蛋白的结构。
2021年,Siemons等提出了鲁棒有效自适应光学定位显微(REALM),对50μm深度处的微管和神经轴突进行了成像,将定位数量增加了6倍,分辨率提高了35%,实现了76nm的FRC分辨率。
2023年,Zhang等提出了深度学习驱动自适应光学(DL-AO)方法,对133μm深度处的线粒体结构和小鼠初级视皮层神经实现了横向14-31nm、轴向41-81nm的分辨率。
2023年,Park等提出了闭环积累单散射(CLASS)并将其应用于SMLM,对幼体斑马鱼102μm深度处的组织结构实现了超分辨成像,定位精度从无自适应光学时的67nm提升至34nm,可改善的像差的均方根波前畸变为2.13-3.08rad,相比REALM方法提高了2-3倍。
使用自适应光学前后SMLM成像结果对比。(a)50μm深度处微管的成像结果;(b)133μm深度处线粒体的成像结果
总结与展望
总之,像差对STED、SIM与SMLM等三种超分辨荧光显微镜均有影响,都需要通过自适应光学进行校正。目前,超分辨显微镜所用到的自适应光学技术以间接波前探测为主,虽然成本低,但响应速度慢、测量范围有限。
近年来,直接波前探测技术也逐渐应用于超分辨荧光显微镜,其测量速度快、精度高、范围大。
未来,自适应光学在超分辨荧光显微镜中的发展前景包括视场扩展、速度提升、深度增大,有望成为超分辨荧光显微镜的必备技术。
内容来源:
王翔宇,陈曦,曹暾,马冬晗.自适应光学在超分辨荧光显微镜中的应用[J].中国激光, 2024,51(3):0307104.Xiangyu Wang,Xi Chen,Tun Cao,Donghan Ma. Application of Adaptive Optics in Super‑Resolution Fluorescence Microscopy[J].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2024,51(3):0307104.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更多科研资讯及分享,所有其他媒、网来源均注明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协调进行处理,最终解释权归旭为光电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