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Menu

  1. 首页
  2. 行业新闻
  3. OEE封面 | 传统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在空间引力波星载望远镜测试与评估中展现新的生命力

OEE封面 | 传统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在空间引力波星载望远镜测试与评估中展现新的生命力

光电工程

 

封面论文推荐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顾乃庭研究员团队提出了基于哈特曼多子孔径复用的指向偏差测试方法。该方法在哈特曼传感器波前测量的基础上,采用多子孔径空间复用思想降低各类随机误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显著提升指向偏差测量精度,为空间引力波探测望远镜地面测试及在轨传感器定标提供了可行途径和参考。

 

OEE封面 | 传统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在空间引力波星载望远镜测试与评估中展现新的生命力
封面文章 | 宋奇林,李杨,周子夜,等. 空间引力波探测望远镜指向偏差地面高精度测量技术研究[J]. 光电工程,2024,51(2): 230234. 

 

第一作者:宋奇林

 

通信作者:顾乃庭

点击文章标题查看全文

 

研究背景

 

引力波,作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一项重要预言,是宇宙中物质加速运动或剧烈事件(如双黑洞并合、中子星合并、极端质量比旋近等)引发时空弯曲产生的“涟漪”。21世纪初,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信号,揭开了引力波天文学的新篇章。地基引力波探测器受到地面震动、地表重力梯度变化以及干涉臂长的影响,无法对中低频段的引力波进行有效探测。空间引力波探测可以突破地面环境的干扰,对0.1 mHz~1 Hz频率段的引力波实现探测。尤其在 1 mHz 附近,存在着数量巨大且广泛分布于宇宙空间各个距离上的不同种类引力波源,因此空间引力波的探测意义重大。
星载望远镜作为空间引力波探测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发射或接收激光信号的过程中,受到诸如复杂空间环境、光学结构设计、激光稳定性等因素的干扰,引起光束在指向之间的抖动。由于各星座之间传输距离达到10m量级,空间引力波探测对星载望远镜的激光指向偏差极为敏感,因此对望远镜的激光指向精度提出了nrad量级的严苛要求。哈特曼传感器作为传统波前测量器件,通过将入射波前进行分割,在对应的子孔径内,基于斜率测量原理,可以重构出全孔径波前的相位分布。由于指向偏差等效为倾斜的平面波前,根据哈特曼传感器的探测原理,可以对指向偏差进行准确探测。指向偏差高精度测试和定标就成为实现空间引力波探测星载望远镜高精度指向的前提。
研究亮点

 

为解决星载望远镜激光指向误差对空间引力波探测的影响,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顾乃庭研究员团队提出了基于哈特曼多子孔径复用的指向偏差测试方法。该方法在哈特曼传感器波前测量的基础上,采用多子孔径空间复用思想降低各类随机误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显著提升指向偏差测量精度,为空间引力波探测望远镜地面测试及在轨传感器定标提供了可行途径和参考。该工作以“空间引力波探测望远镜指向偏差地面高精度测量技术研究”为题作为封面文章发表于《光电工程》2024年第2期“空间引力波探测星载望远镜”专题 (二)

星载望远镜的光学布局,由一个大的抛物面主镜和三个非球面次镜组成。激光信号从入瞳处进入,经过主镜和次镜的反射之后,在出瞳处被哈特曼探测器接收。基于哈特曼原理的指向偏差测量等效于利用哈特曼波前探测器分析入射光束的倾斜像差,并转换为指向偏差的过程,基于哈特曼传感器的星载望远镜指向偏差测量示意图如图1所示。利用哈特曼光束分光原理,微透镜阵列将入射波前分为若干个相同的子光束,并在光电探测器光敏面上形成相同数量的聚焦光斑图像,通过计算各子光束光斑质心位置,并且采用多子孔径空间复用思想,通过对所有单一子孔径测量结果进行平均的方式,降低各类随机误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获取入射光束高精度指向偏差测量结果。除此之外,研究团队从微透镜结构、探测器选型等方面进行优化,突破高精度的指向偏差测量。采用子孔径焦距较长的低密度微透镜阵列,提高单个子孔径中光斑尺度,结合高信噪比的探测器,从而提升激光指向的测量精度。

OEE封面 | 传统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在空间引力波星载望远镜测试与评估中展现新的生命力
图1  基于哈特曼传感器的星载望远镜指向偏差测量示意图

 

研究团队以“天琴计划”空间引力波探测为例,结合哈特曼传感器的设计参数,对指向偏差测量精度进行数值仿真模拟。单个子孔径和子孔径相关复用技术的对比分析,如图2所示。采用子孔径相关复用技术得到的测量精度相比于单透镜测量精度提高效果显著,测量精度提高约7倍,验证了子孔径相关复用对提高测量精度的有效性,并最终实现了亚纳弧度的指向测量精度。该研究成果,不仅证明了哈特曼传感器在指向偏差测量领域的优势性,而且为空间引力波探测望远镜地面测试及在轨传感器定标提供了可行途径和参考,同时该方案的测量结果也可作为其他指向偏向测量方案的参考或基准。
OEE封面 | 传统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在空间引力波星载望远镜测试与评估中展现新的生命力
图2  单透镜和子孔径相关复用的指向偏差测量精度对比
该研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引力波探测”重点专项(项目编号:2021YFC2202204, 2021YFC22020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2022308, 12293031)支持。

 

OEE封面 | 传统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在空间引力波星载望远镜测试与评估中展现新的生命力
研究团队简介

 

顾乃庭,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光电所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自适应光学教研室主任。先后入选国家优青、四川省“天府青城计划”、中国科学院青促会会员及优秀会员等,中国科学院“科苑名匠”获得者。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四川省天文学会首届理事、四川省光学学会理事。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长期从事目标探测、光学成像领域前沿探索、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制工作,开展光电探测望远镜、自适应光学以及光场探测等关键技术研究,先后承担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装发重点装备等国家级重大项目任务1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数亿元。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部分研究成果被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更多科研资讯及分享,所有其他媒、网来源均注明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协调进行处理,最终解释权归旭为光电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