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Menu

铌酸锂薄膜助力大规模多光子态制备

本文为中国激光第2785篇。
欢迎点击在看、转发,让更多人看到
Advanced Photonics Nexus 2023年第1期文章:
铌酸锂薄膜助力大规模多光子态制备

Hua-Ying Liu, Minghao Shang, Xiaoyi Liu, Ying Wei, Minghao Mi, Lijian Zhang, Yan-Xiao Gong, Zhenda Xie, Shining Zhu. Deterministic N-photon state generation using lithium niobate on insulator device[J]. Advanced Photonics Nexus, 2023, 2(1): 016003

 
中国激光杂志社
 
 
,赞15
制备大规模确定性量子态不仅对量子物理相关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量子信息技术如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性能和规模提升的关键因素。在众多量子体系中,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因而室温下不容易退相干,这对于量子信息技术的实用化具有重大意义。然而,这种弱相互作用同时制约了大规模光子态的制备,多光子态的确定性产生一直是量子光学研究中的难题。
近日,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谢臻达教授、龚彦晓教授和祝世宁院士团队提出了一种大规模光子态制备的新方案,通过理论计算和模拟证明利用薄膜铌酸锂(LNOI)光子芯片有望实现多光子态的确定性产生。这是首个考虑现实光学材料参数,而非理想材料参数条件下实现确定性多光子态产生的理论方案,因而对于未来最终实现大规模光子态制备具有指导意义。相关成果以“Deterministic N-photon state generation using lithium niobate on insulator device”为题发表在Advanced Photonics Nexus 第2卷第1期上。
铌酸锂薄膜助力大规模多光子态制备图1(a)确定性多光子态产生方案。(b)(c)LNOI光子芯片上的Fock态产生设计
该方案的核心是一种LNOI芯片上的光子倍增模块,它可以实现单光子到双光子的确定性转化,同时保持光子频率不变。通过级联这一模块,就可以实现多光子态的确定性产生(图1)。在此过程中,最难的是实现单光子的确定性“一变二”。此前,在二阶非线性和三阶非线性材料中,研究人员探讨了单光子“一变二”的一些理论方案,但都是基于理想的材料参数假设。该研究中,在考虑现实光学材料参数的前提下,提出了首个有望真正实验实现这一过程的方案设计。
研究人员选择了周期极化的LNOI片上微环谐振腔,将高Q值微腔的强腔增强效应和LNOI芯片的高非线性相结合,为下转换过程提供超高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强度,从而实现单光子的确定性一变二。根据计算,对于30 μm半径的LNOI微环,仅需4.11×107 Q值就可以实现646.91 nm → 1276.80 nm + 1311.29 nm确定性参量下转换。此前已有实验展示了Q值大于108的微环,所以这一参数要求是完全可实现的。
但是,如果仅通过级联下转换过程制备多光子态,随着级联次数增加,光子波长会不断增长,最终超出材料的透明窗口,也给单光子探测带来巨大挑战。因此,在确定性下转换过程后,还需要单光子确定性上转换过程,使光子恢复至下转换前的频率。根据计算,对于1276.80 nm(单光子)+ 1311.29 nm (和频激光1)→ 646.91 nm,使用1 cm长的LNOI波导,~8 mW的和频激光功率就足以实现确定性上转换过程,以目前的工艺水平完全可以实现。
铌酸锂薄膜助力大规模多光子态制备图2 (a)下转换效率ηPDCQ的关系。(b)DPDC所需的Q与微环半径R之间的关系。插图为LNOI波导横截面结构。(c)不同波导长度l与和频激光功率PSFG1下的上转换效率ηPUC
将上述光子倍增模块作为一个基本单元(图1(b)),通过不同的级联设计,就可以制备出各种不同类型的多光子态,以满足量子信息领域的不同应用需求,如图1(c)的Fock态、图3(a)的cluster态以及图3(b)的GHZ态。
铌酸锂薄膜助力大规模多光子态制备图3 产生不同N光子比特态的片上方案举例。(a)N光子cluster态方案设计。(b)N光子GHZ态方案设计
综上,该研究提出了首个基于实际材料参数的多光子态确定性产生的理论方案,对未来大规模多光子态的制备的最终实现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同时,这种基于LNOI实现的确定性单光子相互作用不仅仅是突破多比特量子光源制备的关键技术,未来还可以用于实现确定性光子比特操纵,实现确定性光量子逻辑门、量子存储等,对于量子信息技术的实用化具有重大意义。
南京大学博士后刘华颖和博士生尚鸣昊为该成果的共同第一作者,谢臻达教授、龚彦晓教授和刘华颖博士后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创新人才博士后培养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更多科研资讯及分享,所有其他媒、网来源均注明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协调进行处理,最终解释权归旭为光电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