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Menu

连续变量密钥分发光源首次集成

Photonics Research 2023年4期封面文章:

连续变量密钥分发光源首次集成

Lang Li, Tao Wang, Xinhang Li, Peng Huang, Yuyao Guo, Liangjun Lu, Linjie Zhou, Guihua Zeng. Continuous-variable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with on-chip light sources[J]. Photonics Research, 2023, 11(4): 504

推荐阅读

 

基于集成芯片的量子密钥分发具有高度可扩展性和稳定性,是未来构建全球量子通信网络的必经之路。然而,在当前量子通信系统中,尤其是在基于相干探测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片上高性能量子光源的实现依然较为挑战,尤其是基于本地本振方案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对片上量子光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同时具备高调谐性、高功率和窄线宽特性。近期,上海交通大学曾贵华教授课题组和上海交通大学周林杰教授课题组合作,利用片上集成的III-V激光器与低损耗氮化硅微腔耦合实现了1.6 kHz的线宽,并利用双微环腔的游标卡尺效应,实现了超过70 nm的调谐范围,激光的边模抑制比达到75 dB,并利用此系统演示了超过100公里的长距离量子密钥分发。该工作实现的片上高性能量子光源为量子密码设备集成化铺平了道路。

——李贝贝特聘研究员,中科院物理所
Photonics Research 青编委

基于高斯调制相干态协议(GMCS协议,也称GG02协议)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CV-QKD)具备理论安全性证明完备、高码率及与现有光通信架构兼容等诸多特点,是构建未来高性能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极具前景的路线之一。

新兴的量子光子学技术为实现大规模灵活部署的高稳定、可便携、可拓展、小型化和低成本的芯片化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及量子通信网络终端提供可能。尽管基于片外光源和随路本振光同传(TLO)方案的CV-QKD系统已经在集成芯片平台得到初步验证,但自GG02协议提出以来,能适用于CV-QKD系统的高性能片上光源的集成一直是挑战性问题。

基于本地本振(LLO)方案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可以保证量子信号在长距离传输条件下达到量子噪声极限探测,并通过更鲁棒的本振光显著消除信号的串扰,最终实现能支持长距离安全密钥分发的高性能CV-QKD系统。这是克服TLO方案中因本振光串扰信号光所导致的长距离传输受限和实际安全性问题的有效途径。但LLO-CVQKD系统的集成对光源提出所需满足的更加严苛的要求:(1)精确的波长可调性,以满足两个独立激光器中心波长的对准;(2)足够的光输出功率,确保量子噪声极限探测;(3)窄线宽和低噪声,以保证非可信过噪声抑制和安全密钥的生成。因此,拥有两个线宽窄、低噪声、可调性好、同时功率充足的高效片上光源仍然具有挑战性,这对于实现高性能CV-QKD系统从而进一步推动集成化量子通信网络的部署至关重要。

为解决以上问题并实现CV-QKD系统中的量子光源集成,上海交通大学曾贵华教授课题组和上海交通大学周林杰教授课题组合作,提出一种具有高输出、窄线宽、宽波长可调性和高SMSR的特点的紧凑高性能III-V∕Si3N4外腔激光器(ECL),能从机理上克服上述难题,最终实现了一个安全传输距离超过100公里的完整LLO CV-QKD实验系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Photonics Research2023年第4期

本工作提出并实现了两个用于CV-QKD的高性能的III-V氮化硅外腔片上可调谐量子光源,它在现有用于QKD的量子集成光源中具有最高的输出功率(高达47.3 mW)、宽调谐范围(高达73 nm)、窄线宽(低至1.6 kHz)、高边模抑制比(高达75 dB)的特性,能同时满足CV-QKD芯片系统对量子光源提出的达到量子噪声极限检测、非同源激光器的中心波长对准以及非可信过噪声抑制三大方面严苛要求(图1、2所示)。

连续变量密钥分发光源首次集成

图1(a)基于片上III-V/Si3N4外腔激光器(ECL)实现的LLO-CVQKD光学系统方案图;(b)激光器蝶形管壳封装照片;(c)激光芯片显微镜照片,芯片的面积为2.4×1.27 mm2
连续变量密钥分发光源首次集成
图2(a)1545 nm波长处的L-I曲线;(b)通过驱动两个微环和移相器进行连续频率调谐的叠加输出光谱;(c)SMSR大于75 dB的单模激光谱;(d)波长调谐过程中ECL激光光谱叠加图

此外,该团队通过利用本地本振方案,解决了现有集成CV-QKD系统面临的实际安全问题和随路本振方案中本振光的光子串扰。基于该款激光器,该团队实现了在标准商业光纤上50公里下,系统的安全密钥率达到0.75 Mbps,安全传输距离可以超过100公里的首个基于集成片上光源的高性能本地本振CV-QKD系统。该结果标志着在构建全集成 CV-QKD系统方面取得了突破,并为建立可靠高效的地面量子通信网络铺平了道路。

研究团队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量子感知与信息处理(QSIP)研究所为“合肥国家实验室上海基地”的核心单位之一,隶属于“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的重要成员,主要开展量子保密通信技术、量子传感技术、量子成像技术、量子智能技术等方面研究,强调机理和原理探索。QSIP研究所现有长聘教授1人、副教授4人、助理教授2人、科研助理1人、博士后1人,硕士及博士研究生30余人。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上海市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项目等经费累计超过一亿元,发表论文200余篇,他引3,000余次,出版中英文专著2部、教材1部、译著1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及白皮书编撰10余项,多项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QSIP研究所所长曾贵华教授为德国洪堡学者,中国量子密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量子科学中心量子通信部部长,陕西省量子通信产业协会副理事长。
上海交通大学光电子集成实验室隶属于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骨干陆梁军副教授入选上海市青年启明星和上海交大季寒冰教学基金,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硅光重大专项课题等。实验室致力于光电子集成技术研究,在国家重大需求牵引及重点项目支持下开展硅基和异质集成芯片研制工作,并开拓其在光通信、光互连、光传感、微波光子以及军事国防领域的前沿应用。研究成果已在SCI源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论文被引超过5,000次,获得中国光学十大进展、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华为优秀合作奖、OFC康宁最佳学生论文大奖、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等。
科学编辑 | 李琅;李昕航 上海交通大学

编辑 | 木拉提·满苏尔

推荐阅读:

1、Pierre Didier, Hedwig Knötig, Olivier Spitz, Laurent Cerutti, Anna Lardschneider, Elie Awwad, Daniel Diaz-Thomas, A. N. Baranov, Robert Weih, Johannes Koeth, Benedikt Schwarz, Frédéric Grillot. Interband cascade technology for energy-efficient mid-infrared free-space communication[J]. Photonics Research, 2023, 11(4): 582

2、Guanchao Wang, Li Li, Chenxiang Liu, Shuai Li, Wenpeng Guo, Yueying Jia, Zhenghao Li, and Hao Tian. Tunable terahertz slow light with hybrid coupling of a magnetic toroidal and electric dipole metasurface[J]. Photonics Research, 2023, 11(4): 494

3、Xiao Sun, Song Liang, Weiqing Cheng, Shengwei Ye, Yiming Sun, Yongguang Huang, Ruikang Zhang, Jichuan Xiong, Xuefeng Liu, John H. Marsh, and Lianping Hou. Regrowth-free AlGaInAs MQW polarization controller integrated with a sidewall grating DFB laser[J]. Photonics Research, 2023, 11(4): 622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更多科研资讯及分享,所有其他媒、网来源均注明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协调进行处理,最终解释权归旭为光电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