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81亿欧元!欧盟计划大力发展量子通信计算等技术
81亿欧元,欧盟计划大力发展量子通信计算等技术
近日,欧盟委员会批准了一项促进欧洲技术发展的重要项目,并将其命名为“IPCEIME/CT”项目,意在支持欧洲各国在微电子和通信技术的创新研究和加快成果落地。该项目由德、法、意等十四个欧盟成员国共同拟定并执行,成员国将为该项目提供高达81亿欧元的资金;同时,预计将额外募取137亿欧元的私人投资。项目将分为68个小项目,由包括小型和初创企业在内的56家公司承担。欧盟希望这笔资金有助于其量子通信计算、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
加拿大和英国政府推进生物制造和量子科学领域的伙伴关系
近日,加拿大创新、科学和工业部长和英国国务大臣部长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详细阐述了每个司法管辖区推进生物制造计划的承诺,并在联合声明中承诺增加在量子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合作。该声明优先促进公开、透明和严格的研究以及安全和包容的研究环境,促进量子科学和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执行。两国将在开发量子产品市场和加强量子产品供应链方面相互支持,同时共同建立强大的量子产业所需的人才库。
东南亚首个:新加坡推出量子安全网络基础设施
近日,在新加坡亚洲科技展上,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宣布推出国家量子安全网络计划,旨在为整个新加坡提供量子安全通信。国家量子安全网络计划是新加坡信息通信媒体发展局正在进行的早期行动之一,以提高新加坡数字经济中企业的弹性和安全性。作为新加坡实现国家量子安全这一愿景的第一步,国家量子安全网络计划将支持网络运营商在全国范围内部署量子安全网络,使企业能够轻松获得保护其关键数据的解决方案。
韩国量子初创公司First Quantum加入IBM量子网络
近日,韩国量子初创公司First Quantum宣布其加入IBM量子网络,这是韩国国内首家加入IBM量子网络的量子初创企业。IBM量子网络是一个由世界500强企业、初创公司和学术研究机构组成的全球社区,其主要目的是推进量子计算技术发展和实际应用。韩国First Quantum公司主要的业务是研发量子电路和算法,提高硬件效率,降低量子电路复杂性。First Quantum公司此次加入将获得IBM的技术支持和访问IBM高级量子系统的权限,以充分释放其业务价值。
科研成果
首次实现光量子芯片上多种四光子Dicke态制备
多粒子纠缠态不仅在检验量子物理基本原理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是实现大规模量子信息处理的重要资源。在众多种类的多粒子纠缠态中,1954年美国科学家R.H. Dicke提出的Dicke态对于研究多粒子量子纠缠性质以及构建多用户量子网络有着重要意义。
近日,南京大学马小松教授、祝世宁院士、陆延青教授研究团队首次在硅基光量子芯片上实现了多种四光子Dicke态的制备,并且利用片上量子调控单元实现了对多光子纠缠态的高精度全局相干调控。团队通过高精度的片上量子操控,首次实现了片上的多光子纠缠态层析,得到了保真度为81.7%的四光子Dicke纠缠态。该工作丰富了片上制备的多光子纠缠态种类,有望实现在量子网络及量子精密测量等方面的重要应用。
不同耦合强度和多量子比特系统的响应理论方法
微波光子与半导体量子比特的强耦合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它既是利用微波光子实现量子比特间长程相干耦合的前提,也是探索丰富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钥匙。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郭国平教授和曹刚教授团队与马德里材料科学研究所合作,从实验和理论上研究了非色散耦合的受驱量子点-微波谐振腔杂化系统,发展并验证了一种可适用于不同耦合强度和多量子比特系统的响应理论方法。此项研究成果为理解周期性驱动下的量子点-谐振腔杂化系统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同时,该工作发展和验证的理论方法具有很好的普适性和可扩展性,不仅适用于不同耦合强度的杂化系统,还可扩展到更多比特,同样可能应用于其他物理体系。
声子干涉为新型量子计算奠定基础
构建量子计算机的一种主流方法是将信息编码到光粒子的量子状态中,然后通过透镜设备阵列来操纵和传输这些信息。然而,由于声子是材料内部的基本量子振动,单个声子代表了数万亿原子的集体运动,基于声子的量子计算技术研究却相对较少。
近日,芝加哥大学Andrew Cleland教授团队首次实现了能够确定性地将单个声子转换为叠加输出态的声子分束器,且利用该相干过程演示了单声子干涉仪,并进一步实现了双声子干涉。与基于光子的线性光学量子计算不同,芝加哥大学的平台直接将声子与量子比特相结合。这意味着声子可以成为混合量子计算机的一部分,将线性量子计算机和基于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的优势结合起来。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实现线性力学量子计算的新型固态系统,并给出了巡游声子和超导量子比特之间的直接转换模式,为混合计算系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g8715
量子前沿特邀编辑
刘骏秋,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研究员
兼职编辑 | 佚名
编辑 | 徐睿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更多科研资讯及分享,所有其他媒、网来源均注明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协调进行处理,最终解释权归旭为光电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