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Menu

干货 | 光电机构知多少?中科院光电相关科研机构汇总整理(下)

在上周,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部分中科院光电相关科研机构基本信息(光电机构知多少?中科院光电相关科研机构汇总整理(上)),今天又为大家带来了中科院光电相关科研机构汇总整理的下半部分。

1.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1机构概况

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和成立于1929年的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1950年在两所合并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1958年9月30日启用现名。
2017年,物理所取得了多项被国际同行广泛认可的重要进展。“固体中发现外尔费米子”工作入选“物理评论”系列期刊诞生125周年纪念论文集。首次预言并观测到非传统的具有三重简并的费米子态,为固体材料中电子拓扑态研究开辟了新方向。此外,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正式获批,中国科学院凝聚态物理卓越创新中心筹建工作顺利通过验收,进入正式运行阶段。

1.2研究方向

以凝聚态物理为主,包括凝聚态物理、光学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软物质物理、凝聚态理论和计算物理等。

1.3科研部门

1.3.1 国家重点实验室

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

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1.3.2  中科院重点实验室

光学物理

先进材料与结构分析

纳米物理与器件

极端条件物理

软物质物理

清洁能源前沿研究

凝聚态理论与计算

1.3.3 其他部门(实验室)

固态量子信息与计算

微加工实验室

散裂中子源

量子结构中心

超导技术应用中心

清洁能源中心

功能晶体研究与应用中心

1.4两院院士

干货 | 光电机构知多少?中科院光电相关科研机构汇总整理(下) 行业新闻 第1张

2.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2.1机构概况

组建于1999年6月,以原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低温技术实验中心为主体,联合北京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和化学研究所的相关部分整合而成。
理化所是以物理、化学和工程技术为学科背景,以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研究为职责使命的研究机构。主要研究领域为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低温科学与工程、功能晶体与激光技术、仿生智能界面材料、特种功能材料与生物医用技术。全所现有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所级重点实验室,若干研究中心和研究组。

2.2研究方向

光化学转换和光电功能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及成果转移转化;突破非线性光学晶体和全固态激光器件核心关键技术;致力推进低温工程与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3科研部门

2.3.1 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

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3.2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航天低温推进剂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3.3 中科院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功能晶体与激光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低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固体激光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仿生材料与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

2.3.4 其他部门(实验室)

超分子光化学研究中心

低温材料及应用超导研究中心

低温工程与系统应用研究中心

低温与制冷研究中心

仿生智能界面科学中心

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

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

光化学转换与合成研究中心

激光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

脉冲管制冷及空间低温系统技术研究中心

热力过程与节能技术研究中心

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

油气开发及节能环保新材料研发中心

生物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中心

特种影像材料与技术研究中心

微纳材料与技术研究中心

应用激光研究中心

低温生物与医学研究组

降解塑料和工程塑料研究组

低温生物医学工程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热力过程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理化技术研究所空间功热转换技术重点实验室

2.4两院院士

干货 | 光电机构知多少?中科院光电相关科研机构汇总整理(下) 行业新闻 第2张

3.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3.1机构概况

前身为成立于1958年的原中国科学院109厂。1986年,109厂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计算技术研究所有关研制大规模集成电路部分合并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中心。2003年9月,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微电子所是国内微电子领域学科方向布局最完整的综合研究与开发机构,是中国科学院EDA中心、中国科学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的依托单位,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集成电路装备及工艺前瞻性研发牵头组织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电子学院(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的依托单位,是中国科学院集成电路创新研究院的筹建依托单位。

3.2研究方向

集成电路先导工艺与仪器装备技术,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技术,高性能器件与电路集成技术,射频、微波器件与电路集成技术,三维集成与系统封装技术,新型纳米器件与集成技术,物联网与传感器技术。

3.3科研部门

3.3.1 研发中心

硅器件与集成研发中心

智能感知研发中心

微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重点实验室

高频高压器件与集成研发中心

新能源汽车电子研发中心

通信与信息工程研发中心

中国科学院EDA中心

微电子仪器设备研发中心

系统封装与集成研发中心

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

健康电子研发中心

中科新芯三维存储器研发中心

智能制造电子研发中心

智能电子系统研发中心

电磁信息智能应用研发中心

光电技术研发中心

光刻技术总体部

3.3.2 所级实验室

微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重点实验室

低功耗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

3.4两院院士

干货 | 光电机构知多少?中科院光电相关科研机构汇总整理(下) 行业新闻 第3张

4.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4.1机构概况

于1958年在中国科学院原长春机械电机研究所部分研究室的基础上筹建,1963年在北京正式成立。
电工所是两项国家重大工程系统级任务总体单位,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挂靠单位,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始单位,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单位,电磁发射技术、应用超导、电力电子、直线电机等专委会的主任或副主任委员单位,国家首批成立的“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发起单位和理事单位,世界政府间能源合作“创新挑战”工作组中方联络办公室所在地等等。

4.2研究方向

可再生能源发电、电力设备新技术、电网技术、电力电子与电能变换、超导与新材料应用、生物电磁学与电磁探测等。

4.3科研部门

4.3.1 国家能源局研发中心

国家能源超导电力技术研发中心

国家能源电力电子技术研发中心

4.3.2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

应用超导重点实验室

太阳能光伏与热利用重点实验室

电力电子与电气驱动重点实验室

4.3.3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或中心)

北京市太阳能发电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生物电磁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封装工程实验室

北京市太阳能热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3.4 其他部门(实验室)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实验室

     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研究部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研究部
     太阳电池技术研究部
     中科院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质量检测中心
     海洋能发电与应用研究部

电力电子与电能变换技术实验室

     大功率电力电子与直线驱动技术研究部
     高功率密度电气驱动及电动汽车技术研究部
     车用能源系统及控制技术研究部
     极端电磁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部
     电力节能与电气系统可靠性技术研究部

电力设备新技术实验室

电网技术实验室

     电网技术研究部
     工业仿真计算技术研究部

超导与新材料应用研究实验室

     超导电力应用与新型输电技术研究部
     超导磁体与强磁场应用研究部
     超导与能源新材料研究部
     微纳加工技术与智能电气设备研究部

生物电磁学与电磁探测技术实验室

     生物电磁技术研究部
     工程电磁场及其应用技术研究部
     电磁信息检测与成像技术研究部

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心

4.4两院院士

干货 | 光电机构知多少?中科院光电相关科研机构汇总整理(下) 行业新闻 第4张

5.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5.1机构概况

筹建于1958年10月,1959年8月正式成立,时称中国科学院上海理化研究所,2003年6月经国家批准定为现名。
上海应物所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未来先进核裂变能——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TMSR)”,研究和发展相关核能科学与技术,打造TMSR全产业链,目标是成为拥有最先进、最完备实验设施和条件,以工业应用为目标的世界级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的研究中心。上海应物所还承担上海光源线站工程(二期)、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工程、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示范装置研制项目,以及973项目、科技重大研究专项、基金委重大项目等国家重要科研任务。

5.2研究方向

加速器科学和技术、先进光子科学、核物理与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前沿交叉学科。

5.3科研部门

5.3.1 国家科学中心

上海光源国家科学中心(筹)

5.3.2中科院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核辐射与核能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微观界面物理与探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大科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先进核能创新研究院

5.3.3 其他部门(实验室)

上海市低温超导高频腔技术重点实验室

生命科学研究部

物理与环境科学研究部

材料与能源科学研究部

先进成像与工业应用研究部

束线机械工程技术部

束线光学工程技术部

加速器物理与射频技术部

束流测量与控制技术部

电源技术部

机械工程技术部

自由电子激光技术部

应用加速器研究室

反应堆物理部

熔盐机械工程技术部

反应堆系统工程技术部

放射化学与工程技术部

堆材料与工程技术一部

堆材料与工程技术二部

核安全与工程技术部

核能建安工程技术部

核物理研究室

物理生物学研究室

水科学与技术研究室

5.4两院院士

干货 | 光电机构知多少?中科院光电相关科研机构汇总整理(下) 行业新闻 第5张

6.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6.1机构概况

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是中国最早的工学研究机构之一。新中国成立后隶属中国科学院,曾命名中国科学院工学实验馆、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2001年8月,根据科研领域和科技发展目标的调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简称上海微系统所)。
在八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上海微系统所始终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调整科研布局,发挥了对国民经济建设的骨干引领作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球墨铸铁,成功解决了包钢高含氟铁矿的冶炼和稀土元素回收。六十年代中期,发展微电子和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与工业部门合作研制出国内第一块工业实用PN结隔离集成电路、ECL高速电路和国内第一块8位、16位微处理器。八十年代中期,开展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和绝缘体上硅(SOI)材料研究,居国内领先地位,并在国际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6.2研究方向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方向为微小卫星、无线传感网络、未来移动通信、微系统技术、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6.3科研部门

6.3.1 国家重点实验室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

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6.3.2 中科院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无线传感网与通信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太赫兹固态技术重点实验室

6.3.3 其他实验室

纳米材料与器件实验室

物联网技术实验室

宽带无线通信实验室

硅基材料与集成器件实验室

超导电子学实验室

仿生视觉系统实验室

6.4两院院士

干货 | 光电机构知多少?中科院光电相关科研机构汇总整理(下) 行业新闻 第6张

7.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7.1机构概况

成立于2004年4月,是中国科学院在浙江布局建立的首家国家级研究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向“创新跨越、持续发展”推进的新阶段,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建设的一个新的直属科研机构。不仅填补了当时中科院在全省研究机构中布局的空白,也极大地提升了宁波乃至浙江省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宁波乃至浙江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创新动力,已成为全省新材料技术研究的人才、技术和创新高地。
近年来,宁波材料所/浙江工研院承担了一批国家和中科院重大任务,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石墨烯、海洋材料等方面产出了一批重大成果。至2018年12月底,共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3757项,获得竞争性科研经费35亿元。累计发表论文4296篇;申请专利3429件,其中发明专利3130件,国际专利172件;授权专利1579件,其中国际专利33件;2014、2015年连续入选全国研究机构专利十强;2015、2017年两年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2018年获得宁波市发明创新大赛金奖。

7.2研究方向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石墨烯、海洋材料等。

7.3科研部门

7.3.1 研究所

材料技术研究所

高分子与复合材料事业部

     磁性材料与机电装备事业部
     功能材料与纳米器件事业部
     表面工程事业部
     特种纤维事业部
     稀土磁性功能材料实验室
     先进能源材料工程实验室(筹)

新能源技术研究所

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7.3.2 工程化实验室

纤维工程中心

燃料电池工程中心

动力锂电池工程实验室

7.4两院院士

干货 | 光电机构知多少?中科院光电相关科研机构汇总整理(下) 行业新闻 第7张

8.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8.1机构概况

成立于2006年,由中国科学院与江苏省人民政府、苏州市人民政府和苏州工业园区共同出资创建,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内。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学科布局将有别于传统的设置方式,通过前沿学科交叉,把纳米科技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物理以及化学等学科结合起来,实现微电子技术到纳米电子技术的无缝过渡;开发智能型微观医疗诊断技术和微观治疗技术。

8.2研究方向

把纳米科技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物理以及化学等学科结合起来,实现微电子技术到纳米电子技术的无缝过渡;开发智能型微观医疗诊断技术和微观治疗技术。

8.3科研部门

8.3.1中科院重点实验室

纳米器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纳米-生物界面重点实验室

8.3.2 其他部门(实验室)

江苏省纳米器件重点实验室
纳米器件及相关材料研究部
先进材料研究部
纳米生物医学研究部
系统集成与IC设计研究部
学科交叉综合研究部
国际实验室
印刷电子学研究部
纳米仿生研究部

8.4两院院士

干货 | 光电机构知多少?中科院光电相关科研机构汇总整理(下) 行业新闻 第8张

9.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9.1机构概况

2006年2月,中国科学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及香港中文大学友好协商,在深圳市共同建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实行理事会管理,探索体制机制创新。
2018年,深圳先进院获批牵头建设深圳市两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并正在全力筹建深港脑科学中心,合成生物学、先进电子材料等国际创新研究院;未来将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布局建设“深港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深港高端医疗设备创新中心”及“前瞻性国际化综合性研发平台”等创新平台。

9.2研究方向

高端医疗影像、低成本健康、医用机器人与功能康复技术、城市大数据计算、非人灵长类脑疾病动物模型、先进电子封装材料、肿瘤精准治疗技术、合成生物器件关键技术。

9.3科研部门

9.3.1 研究所

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

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

先进计算与数字工程研究所

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

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

SIAT-MIT麦戈文联合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

前瞻性科学与技术中心

合成生物研究所(筹)

先进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筹)

9.3.2 外溢机构

深圳创新设计研究院

深圳北斗应用技术研究院

济宁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

天津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

中科创客学院

苏州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

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

杭州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

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

9.3.3 育成中心

中国科学院深圳现代产业技术创新和育成中心

上海嘉定先进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

9.3.4 国家工程实验室

高密度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9.3.5 中科院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生物医学信息与健康工程学重点实验室

9.3.6 其他实验室

广东省机器人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低成本健康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射频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电动汽车动力平台与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

深圳癌症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生物医学成像关键技术工程实验室

深圳市神经工程与精神健康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高性能数据挖掘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深圳超算分中心

MRI成像开放实验室

光伏太阳能电池实验室

先进材料实验室

汽车电子实验室

精密工程实验室

人机交互实验室

人机控制实验室

微纳制作实验室

纳米技术实验室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可视计算实验室

智慧计算与信息科学实验室

产品与工程仿真实验室

高速EPS包装联合实验室

美的联合仿真实验室

THz医学影像联合实验室

先进院—爱思宝联合实验室

经典生命科学研究联合实验室

三网融合先进视频工程联合实验室

9.4两院院士

干货 | 光电机构知多少?中科院光电相关科研机构汇总整理(下) 行业新闻 第9张

10.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10.1机构概况

于2001年4月由原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的科研部分和高技术镜面实验室组建而成,1998年首批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迄今南京天光所已获得国家、中科院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共73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全国科学大会奖8项。并为美国、法国、西班牙、俄罗斯、日本、韩国和印度等诸多国家研制了30多台套天文望远镜与仪器。与国外多个著名的天文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派遣科研人员到国际著名天文台、研究所及大学进行工作访问和学术交流。在“一带一路”合作项目中积极发挥自身科技支撑优势,并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基础和友谊。

10.2研究方向

新概念望远镜方案研究、主动光学技术、天文超高分辨探测成像技术、高精度大口径非球面光学镜面技术、巨型精密机械、高精度低速跟踪自动控制技术、双折射滤光器、高对比度星冕仪研制、光谱仪研制等相关技术。

10.3科研部门

10.3.1 国家重点实验室

望远镜新技术研究室

太阳仪器研究室

天文光谱和高分辨成像技术研究室

镜面技术实验室

大口径光学技术研究室

10.3.2 中科院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天文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10.3.3 研制中心

望远镜工程中心

南极天文技术中心

10.4两院院士

干货 | 光电机构知多少?中科院光电相关科研机构汇总整理(下) 行业新闻 第10张

11.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11.1机构概况

其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2月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34年8月,紫金山天文台建成;1950年5月,成立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的建成标志着中国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开始,中国现代天文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和天文台站大多从这里诞生、组建和拓展。
紫台运行13.7米毫米波望远镜、1米近地天体望远镜、多台套设备组成的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网、Hα太阳精细结构望远镜等地面观测设备。紫台牵头成功研制并运行我国首颗天文科学卫星——“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DAMPE),目前正在牵头研制“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计划于2022年发射。

11.2研究方向

高能天体物理、太阳物理与空间天文探测技术;宇宙中的恒星形成研究与太赫兹技术;人造天体轨道动力学与探测方法;行星科学与历书天文、深空探测;观测宇宙学与星系形成。

11.3科研部门

11.3.1 台级研究部

暗物质和空间天文研究部

南极天文和射电天文研究部

应用天体力学和空间目标与碎片研究部

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研究部

11.3.2 台级实验室

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技术实验室

暗物质和空间天文实验室

天体化学和行星科学实验室

CCD相机研制实验室

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实验室

11.3.3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暗物质与空间天文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行星科学重点实验室

11.3.4   野外业务观测台站

南京紫金山科研科普园区

青海观测站

盱眙天文观测站

赣榆太阳活动观测站

洪河天文观测站

姚安天文观测站

南极Dome A天文台

11.4两院院士

干货 | 光电机构知多少?中科院光电相关科研机构汇总整理(下) 行业新闻 第11张

12.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12.1机构概况

1938年,原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从南京迁到云南省昆明市东郊凤凰山(现云南天文台台址)。1972年,经国家计委批准,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云南天文台现有天文观测设备20余台,主要有:2006年从英国引进的2.4米光学望远镜一台(丽江天文观测站);用于承担探月工程地面数据接收任务的国产40米射电望远镜一台(台本部);2015年建成的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抚仙湖太阳观测站,获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以及上世纪80年代由德国引进的1米光学望远镜一台,1.2米国产地平式光学望远镜一台等,这些观测设备的高效运行为天文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尤其是2.4米望远镜和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产出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成果,在财政部组织的运行评估中双双名列前茅。

12.2研究方向

大样本恒星演化、恒星物理、高能天体物理、天体测量技术及应用、双星与变星、系外行星、射电天文与VLBI、太阳活动和CME理论、光纤阵列太阳光学望远镜、天文技术、应用天文等研究。

12.3科研部门

12.3.1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天体结构与演化重点实验室

12.3.2 其他部门

南方基地(高美古观测站)

大样本恒星组

恒星物理组

双星观测研究组

高能和星系组

系外行星组

抚仙湖基地(抚仙湖观测站)

太阳爆发研究组

光纤光谱太阳镜组

选址组(大香格里拉观测站)

射电天文组

天文技术实验室

自适应光学

天体测量和应用组

自由探索组

12.4两院院士

干货 | 光电机构知多少?中科院光电相关科研机构汇总整理(下) 行业新闻 第12张

13.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13.1机构概况

始建于1957年,原名为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人造卫星观测站,1987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天文站,2001年4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2011年1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新疆天文台是中国科学院天文大科学研究中心成员。新疆天文台不断追求学术卓越和技术创新,部分天文学前沿研究方向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发挥新疆观测环境和地域优势,正在努力构建国际一流射电和光学观测研究平台;作为“天文丝绸之路”重要支点,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地方需求;突出学科特色,紧密结合新一代地基、空间天文探测手段提升全波段天文实测研究能力,着力推动发展成为国际知名天文研究机构。

13.2研究方向

射电天文、光学天文和应用天文,主要从事脉冲星、恒星形成与演化、星系宇宙学、高能天体物理、天体化学演化、粒子天体物理、空间目标与碎片、卫星导航等方面的理论与实测研究,并开展微波接收机、射电望远镜结构与控制、数字信号处理等方面的技术与设备研发。

13.3科研部门

13.3.1 中科院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分布

13.3.2 研究中心

射电天文与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新疆大学——国家天文台联合天体物理中心

中国——中亚天文学史联合研究中心

13.3.3 观测站

南山观测站

奇台观测站

喀什观测站

慕士塔格观测站

13.3.4 其他部门(实验室)

新疆射电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射电天文研究室

光学天文与技术应用研究室

应用天文研究室

计算机技术应用研究室

太阳物理研究室

天文科普教育中心

14.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14.1机构概况

始建于1957年10月,原名为中国科学院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1974年迁至长春市净月潭西山。2001年4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经过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建设,长春人卫站已由手段单一的观测站发展到今天多学科、多方向的综合性天文研究基地。长春人卫站作为国际激光测距服务组织ILRS、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CMONOC、全球导航定位系统服务组织IGS、北斗全球连续监测评估系统iGMAS和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研究中心等的重要基准站,出色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各项任务,承担了国家大科学工程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14.2研究方向

空间目标精密测定轨、卫星动力学、天文地球动力学、天体物理学。

14.3科研部门

14.3.1 科研部门

卫星激光测距研究室

光电观测研究室

GNSS研究室

理论研究室

14.3.2 野外台站

吉林空间目标观测基地

抚远基准站

阿鲁科尔沁基准站

长岭基准站

(*以上信息均来源于公开网络)

本文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或网站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20个工作日之内联系我们,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最终解释权归旭为光电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