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Menu

干货 | 光电机构知多少?中科院光电相关科研机构汇总整理(上)

2019已经过去,2020悄然开始。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光电科技情报网对中科院光电相关科研机构情况进行了部分汇总整理,不妨看看您熟悉的有哪些?

1.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1.1机构概况

始建于1952年,1999年由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前身为始建于1952年的仪器馆和始建于1953年的机电研究所)与中科院长春物理所(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吉林分院技术物理所)整合成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建所60余年来,长春光机所在以王大珩院士、徐叙瑢院士等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的带领下,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第一台大型电影经纬仪等多种先进仪器设备,创造了十几项“中国第一”;组建、援建了10余家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企业单位,并为其输送了2200多名各类专业人才;有23位在本所工作过的优秀科学家当选为两院院士,并涌现出“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蒋筑英等众多英模人物;先后参加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为我国国防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1.2研究方向

发光学、应用光学、光学工程、精密机械与仪器的研发生产。

1.3科研部门

1.3.1 国家重点实验室

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1.3.2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光栅制造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小卫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1.3.3 中科院重点实验室

光学系统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航空光学成像与测量重点实验室

1.4两院院士

干货 | 光电机构知多少?中科院光电相关科研机构汇总整理(上) 行业新闻 第1张

2.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1机构概况

创建于1962年,是中国科学院在西北地区最大的研究所之一。
近年来,西安光机所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以创新驱动发展,大胆创新科技体制机制。坚持“拆除围墙、开放办所”,率先提出并塑造“硬科技”双创品牌,积极探索“科技+金融、科技+服务、科技+市场、科技+社会”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全链条孵化载体,构建了“研究机构+天使投资+孵化服务+科普科教”贴身孵化软环境,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接力棒”体系,有效提高了科学技术的转移转化效率、速度和产业化质量。

2.2研究方向

基础光学、空间光学、光电工程,具体包括瞬态光学与光子学理论与技术、空间光学遥感技术、干涉光谱成像理论与技术、光电信息技术。

2.3科研部门

2.3.1 国家重点实验室

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3.2 中科院重点实验室

超快诊断技术重点实验室

光谱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

2.3.3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光谱成像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光谱成像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3.4 其他实验室

西安市生物医学光谱学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海洋光学重点实验室

2.4两院院士

干货 | 光电机构知多少?中科院光电相关科研机构汇总整理(上) 行业新闻 第2张

3.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3.1机构概况

成立于2003年5月,可追溯至2001年11月由原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及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固体物理研究所合并而成的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2003年5月,正式批复合并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2004年4月,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划归该研究院。
合肥研究院现拥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承担建设了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包括已建成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和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正在建设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牵头建立了合肥战略能源和物质科学大型仪器区域分中心。

3.2研究方向

等离子体物理与磁约束核聚变、强磁场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与纳米技术、大气光学与遥感、环境光学与技术、仿生感知与智能系统、激光材料与技术、超导电工与节能应用、离子束生物工程、智能农业信息技术、太阳能材料与工程等。

3.3科研部门

3.3.1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环境光学监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3.2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林业局能源林研究中心(合肥)

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光学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纳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环境光学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离子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仿生感知与先进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

安徽光子器件与材料省级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中子输运理论与辐射安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成分与光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通用光学辐射定标与表征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离子束生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纳米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数字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环境光学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4两院院士

干货 | 光电机构知多少?中科院光电相关科研机构汇总整理(上) 行业新闻 第3张

4.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4.1机构概况

成立于1964年,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
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2018年,上海光机所获批建设中国科学院“超强激光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是中国科学院在光电空间领域的第一个卓越创新中心。

4.2研究方向

强激光技术、强场物理与强光光学、空间激光与时频技术、信息光学、量子光学、激光与光电子器件、光学材料。

4.3科研部门

4.3.1 国家重点实验室

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4.3.2 中科院重点实验室

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

空间激光通信及检验技术重点实验室

强激光材料重点实验室

高功率激光物理重点实验室

4.3.3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空间激光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精密光学制造与检测中心

4.3.4 其他实验室

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

空间激光工程技术实验室

高功率光纤激光技术实验室

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

微纳光电子功能材料实验室

激光与红外材料实验室

高功率激光单元技术实验室

薄膜光学实验室

上海市全固态激光器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4.4两院院士

干货 | 光电机构知多少?中科院光电相关科研机构汇总整理(上) 行业新闻 第4张

5.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5.1机构概况

始建于1970年,是中国科学院在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研究所。1999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2006年进入创新三期,并被评估确定为科学院A类(优秀)研究所。
建所以来,光电所在自适应光学、光束控制、微纳光学等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成就,先后取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500余项科技成果,申请专利1700余件,授权专利1000余件,发表论文5700余篇,在2016和2017年度连续两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与此同时,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多次承办国际先进光学制造和检测会议等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5.2研究方向

光电跟踪测量、光束控制、自适应光学、天文目标光电观测与识别、先进光学制造、航空航天光电设备、微纳光学及微电子光学、生物医学光学。

5.3科研部门

5.3.1 国家重点实验室

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5.3.2 中科院重点实验室

光束控制重点实验室

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

5.3.3 研制中心

科技信息与情报中心

精密机械制造中心

先进光学研制中心

光电工程总装中心

光学轻量化与新材料技术中心

质量检验与计量中心

5.3.4 其他部门

超精密光学技术及装备总体部

空天光电技术事业部

薄膜光学相机总体室

光电工程总体研究室

光电探测技术研究室

微电子装备总体研究室

光电探测与信号处理研究室

自适应光学技术研究室

开放研究室

薄膜光学技术研究室

5.4两院院士

干货 | 光电机构知多少?中科院光电相关科研机构汇总整理(上) 行业新闻 第5张

6.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6.1机构概况

组建于2003年11月,作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体制机制创新的重大改革举措之一,是兼具总体管理与技术总体职能的高技术研究单位。中国科学院卫星导航总体部、中国科学院浮空器系统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02专项研发管理办公室设在光电院。2017年后与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合并组建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
光电院各学科领域方向均衡发展,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如科学技术探测系留气球平台、电动力推进飞艇、无人机遥感载荷验证系统、大型复杂激光器、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光刻机关键部件和机载激光雷达等。

6.2研究方向

科学技术探测系留气球平台、电动力推进飞艇、无人机遥感载荷验证系统、大型复杂激光器、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光刻机关键部件、机载激光雷达和大屏幕激光显示系统。

6.3科研部门

6.3.1 国家质量标准机构

全国遥感技术标委会

全国光电测量标委会

国家激光器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6.3.2 中科院重点实验室

计算光学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

定量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6.3.3 其他部门

光电系统工程研究部:

半导体泵浦激光工程中心

计算光学成像研究室

投影光学研究室

激光测量技术研究室

气球飞行器研究中心:

系统总体技术研究室

控制与电子学研究室

结构与工程技术研究室

对地观测技术应用研究部:

地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室

新型遥感器机理与应用技术研究室

数据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研究室

空间系统工程研究部:

导航总体技术研究室

导航技术研究室

6.4两院院士

干货 | 光电机构知多少?中科院光电相关科研机构汇总整理(上) 行业新闻 第6张

7.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

7.1机构概况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简称福建物构所)由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卢嘉锡院士于1960年创建,是中科院优秀研究所。经过50多年发展,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及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等230多项重要科技成果和奖励,已成为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结构化学、新材料与器件集成与应用的综合研究基地。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海西发展战略,2010年6月18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州市人民政府举行了共建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的签约、授牌和奠基仪式,海西研究院以福建物构所为基础和法人依托,下设物质结构研究所、材料工程研究所、先进制造技术集成研究所、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等5个研究所及海峡两岸科技合作交流中心和中科院海西育成中心。2015年5月19日,海西研究院建设顺利通过中国科学院和福建省、福州市共建三方组织的验收。

7.2研究方向

物质结构、材料工程、先进制造技术、稀土材料研究、装备制造

7.3科研部门

7.3.1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7.3.2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光电子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7.3.3 中科院重点实验室

光电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

7.3.2 其他部门(实验室)

福建省纳米材料重点(工程)实验室

结构基础研究室

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室

化学生物学研究室

纳米材料研究室

材料化学与物理研究室

晶体材料研究室

激光工程研究室

应用化学研究中心

7.4两院院士

干货 | 光电机构知多少?中科院光电相关科研机构汇总整理(上) 行业新闻 第7张

8.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8.1机构概况

于1960年成立,是中国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是集半导体物理、材料、器件及其应用于一体的半导体科学技术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半导体所高度重视国内外交流合作,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等共建了近40个联合实验室,积极为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时积极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成绩显著,科学技术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成立“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并且以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专有技术投资,融合社会资本建立了12余家高技术企业,并实施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已初步形成产业化、商品化规模。

8.2研究方向

半导体物理、材料、器件、工艺、电路及其集成应用研究。

8.3科研部门

8.3.1 国家级研究中心

光电子器件国家工程中心

8.3.2 国家重点实验室

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

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8.3.3 中科院重点实验室

半导体照明研发中心

半导体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

8.3.4 其他部门(实验室)

固态光电信息技术实验室

光电子研究发展中心

半导体集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纳米光电子实验室

高速电路与神经网络实验室

全固态光源实验室

光电系统实验室

8.4两院院士

干货 | 光电机构知多少?中科院光电相关科研机构汇总整理(上) 行业新闻 第8张

9.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9.1机构概况

中国科学院唯一以生物医学仪器、试剂和生物材料为主要研发方向的国立研究机构,由中国科学院、江苏省和苏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出资建设。自2012年11月通过验收正式成立以来,研究所始终秉承“忠诚 务实合作 创新”的发展理念,定位于“面向生物医学的重大需求,开展先进生物医学仪器、试剂和生物材料等方面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工作,引领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建成医疗仪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成为不可替代的国立研究机构”。

9.2研究方向

围绕医用光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用声学技术、医用电子技术和康复工程技术等研究方向开展研究工作。

9.3科研部门

9.3.1 研究室

医用光学技术研究室

医学检验技术研究室

医学影像技术研究室

医用电子技术研究室

医用声学技术研究室

康复工程技术研究室

9.3.2 研究中心

光与健康研究中心

工程化研究中心

医疗健康信息中心

9.4两院院士

干货 | 光电机构知多少?中科院光电相关科研机构汇总整理(上) 行业新闻 第9张

10.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10.1机构概况

始建于1958年10月,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与复旦大学联合创办。1961年独立建制,隶属中国科学院。是中国红外、光电技术领域的骨干单位和主要研发单位。
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上海技物所始终着眼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针对相关技术领域的特点,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覆盖“基础前沿—核心组部件—系统集成”完整的研发体系。建成了“从红外材料物质结构基础理论研究,红外探测器和红外焦平面、可见光探测器、空间制冷机等核心组部件研制,到航天航空以及装备用红外、光电探测系统技术”较为系统性的科技活动创新技术链。

10.2研究方向

以红外光电技术研究为定位,围绕红外、光电探测系统技术,红外焦平面和红外、光电系统核心元部件,红外基础物理理论应用基础研究三大领域开展研究工作。

10.3科研部门

10.3.1 国家重点实验室

红外物理重点实验室

10.3.2 中科院重点实验室

红外成像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

空间主动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

智能红外感知重点实验室

10.3.3 省部共建实验室

现场物证光学探测技术联合实验室

10.3.4 其他部门

第二研究室

第四研究室

第五研究室

第八研究室

硅器件室

红外器件室

组件研究室

材器中心

工程一室

工程三室

工程七室

工程九室

10.4两院院士

干货 | 光电机构知多少?中科院光电相关科研机构汇总整理(上) 行业新闻 第10张

11.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11.1机构概况

成立于2011年6月,当时依托于中国科学院院设的非法人研究单元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一个机构两块牌子”。2015年6月,中央编办批复同意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主要任务涉及空间科学先导专项,载人航天、月球与深空探测工程、核高基、高分和北斗导航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俄联合探测火星计划萤火一号,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风云、海洋系列以及多颗应用卫星的有效载荷和相关支持系统的任务,牵头国家空间科技领域规划战略研究,牵头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子午工程,以及空间物理基础研究国家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空间环境保障973项目、空间天气建模973项目,多项国家863计划重大课题。

11.2研究方向

空间等离子体物理基础前沿科学问题,空间天气研究及其预报,天基和地基空间环境监测与探测,空间环境特殊效应及其实验技术研究,复杂航天系统综合电子及其信息技术、空间任务的仿真技术,以及微波遥感技术与相关应用研究。

11.3科研部门

11.3.1 国家重点实验室

空间天气学重点实验室

11.3.2 中科院重点实验室

微波遥感技术院重点实验室

复杂航天系统电子信息技术院重点实验室

空间环境态势感知技术院重点实验室

11.3.3 其他部门(实验室)

天基空间环境探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规划论证中心

空间科学工程管理中心

国家空间天气科学中心

中科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

中科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院非法人单元)

11.4两院院士

干货 | 光电机构知多少?中科院光电相关科研机构汇总整理(上) 行业新闻 第11张

12.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12.1机构概况

成立于2001年4月,系由中国科学院天文领域原四台三站一中心撤并整合而成,包括总部及4个直属单位,总部设在北京,直属单位分别是:云南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新疆天文台和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国家天文台建有光学天文、太阳活动、月球与深空探测、空间天文与技术、计算天体物理、天文光学技术、天体结构与演化、FAST重点实验室等八个院重点实验室,并与二十余所大学、科研机构或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成立联合研究中心或实验室。在河北兴隆,北京密云、怀柔,天津武青,昆明凤凰山,丽江高美谷,澄江抚仙湖,新疆南山、奇台、喀什、乌拉斯台、巴里坤,西藏阿里、羊八井,内蒙古明安图,吉林净月潭,贵州大窝凼等地建有观测台站。

12.2研究方向

宇宙大尺度结构、星系形成和演化、天体高能和激发过程、恒星形成和演化、太阳磁活动和日地空间环境、天文地球动力学、太阳系天体和人造天体动力学、空间天文观测手段和空间探测、天文新技术和新方法。

12.3科研部门

12.3.1 中科院重点实验室

光学天文重点实验室

太阳活动重点实验室

月球与深空探测重点实验室

空间天文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计算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天文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天体结构与演化重点实验室

FAST重点实验室

12.3.2 其他部门

光学天文研究部

射电天文研究部

星系宇宙学研究部

月球与深空探测研究部

空间科学研究部

太阳物理研究部

应用天文研究部

12.4两院院士

干货 | 光电机构知多少?中科院光电相关科研机构汇总整理(上) 行业新闻 第12张

(*以上信息均来源于公开网络)

本文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或网站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20个工作日之内联系我们,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最终解释权归旭为光电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