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Menu

超快科学 | 飞秒激光先进精密制造:从微观走向纳观

导    读 
作为一种可以在大气环境下实现高速加工的非接触工艺过程,微纳米尺度的激光精密加工具有独特的优势。而其中的飞秒激光加工方法,在高质量的微纳米结构的制造及相关的表面加工等方面,尤其是在创造新的功能性结构和器件上,都是当前及未来十分重要的先进制造手段。

Image

 

引用格式:Zhenyuan Lin, Minghui Hong, “Femtosecond Laser Precision Engineering: From Micron, Submicron, to Nanoscale”, Ultrafast Science, vol. 2021, Article ID 9783514, 22 pages, 2021.
基金支持:该综述得到新加坡教育部研究基金(项目批号: MOE2019-T2-2-147)支持。
DOI:doi.org/10.34133/2021/9783514
正   文 
基于近十几年在超快激光精密制造的研究成果,新加坡国立大学洪明辉院士团队对飞秒激光精密制造的机理和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分别就当前在微米(1~100 μm),亚微米(100 nm~1 μm),以及纳米(10~100 nm)尺度下使用较为广泛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及讨论。

Image

图1. 典型的飞秒激光精密加工机理及其应用。

在微米尺度下,包括激光诱导等离子辅助刻蚀(laser induced plasma assisted ablation,LIPAA),双光子吸收(TWo-photons absorption)等,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的二维及三维微制造中。而在亚微米尺度,微球阵列(micro-lens array)飞秒加工,飞秒激光干涉光刻,以及激光诱导表面周期性微结构等方法,都适用于快速,大面积的周期性表面亚微米图案化。对于纳米加工,近场光学工具的应用,包括近场扫描显微镜(near field scanning optical microscope),原子力显微镜,微球等,可以在材料表面获得较高的分辨率(10~100 nm)的结构,但这些方法都却受限于其较低的加工效率及其对材料表面平整度的苛刻要求。因此,如何实现远场的纳米制造是现今飞秒激光加工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包括受激发射损耗(STED),多光子吸收(multiple-photon absorption),以及双光束飞秒加工等,都能在材料表面获得<50 nm的结构。而洪明辉院士团队最近的研究表明,在远场和大气环境下的混合飞秒激光加工,可以直接在硅表面上制造~15 nm的特征尺寸。尽管这个独特实验结果背后所蕴含的复杂物理机制仍然需要更清晰地分析研究,但通过进一步精细调制实验装置和激光加工参数,极有可能使激光纳米制造在远场条件下的分辨率达到~10 nm的水平。

Image

图2.微米,亚微米,及纳米尺度的飞秒精密制造

最后,洪明辉院士团队就目前飞秒激光精密制造的分辨率从微尺度向纳尺度的前进过程中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其中如何实现更小的热影响区,如何确保足够高的加工速度来满足工业需求,以及如何在远场范围进行激光纳米制造等,都是当前飞秒激光精密制造所关注并待解决的问题。

Image

Fig. 3 飞秒激光精密制造所面临的挑战及展望

总 结 展 望 

仅仅几十年的时间,从出现到如今的广泛应用,飞秒激光精密制造方法已经被人们深刻的意识到了其重要的价值。在未来的发展中,飞秒激光精密制造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研究,才能使之符合现代工业体系下的要求,从而实现快速,可控的大面积微纳精密制造。

作 者 介 绍 
Image       

洪明辉  

HONG MINGHUI

通讯作者,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激光领域的著名学者和领军人物,长期从事微纳米光学及检测技术研究,在激光清洗、激光微制造、激光焊接及光学检测等领域开展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工作,他已在Chemical Reviews, Nature, Nature Nanotechnology (also featured in journal front page), Nature Photonics (research highlight),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no Letters, Advanced Materials 和 ACS Nano 等国际一流学术刊物发表450余篇论文,拥有42项美国、德国和新加坡专利,其中26项已获发明授权,4项已经产业化生产。洪明辉教授是Opto-Electronic Advances执行主编,国际期刊Light: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Engineering (中国工程院院刊)、Journal of Laser Micro/nanoengineering和《中国科学》: G等高水平学术期刊的编委。他是新加坡工程院院士, 美国光学会会士, 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 国际光子与激光工程学会会士, 以及新加坡工程师学会会士,也是新加坡光技术有限公司(Phaos Technology)的创始人。 
Image

林真源

LIN ZHENYUAN

第一作者,2020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超快激光表面微纳制造,半导体表面改性等。 
Image
Ultrafast Science,a science partner journal , 双月刊,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主办。办刊宗旨为:刊载超快科学研究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成果转化,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本文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或网站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20个工作日之内联系我们,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最终解释权归旭为光电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