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光学
自适应光学
自适应光学(adaptive optics,缩写为AO)是一項使用可变形镜面矫正因大气抖动造成光波波前发生畸变,从而改進光學系統性能的技術。自适应光学的概念和原理最早是在1953年由海尔天文台的胡瑞斯·拜勃库克(Horace Babcock)提出的,但是超越了当时的技术水平所能达到的极限,只有美国军方在星球大战计划中秘密研发这项技术。冷战结束后,1991年5月,美国军方将自适应光学的研究资料解密,计算机和光学技术也足够发达,自适应光学技术才得以广泛应用。自适应光学的目的是修复大气湍流等因素对光波波前的扭曲。自适应光学首先要检测波前扭曲情况,然后通过安装在望远镜焦面后方的一块小型的可变形镜面对波前实时进行矫正。上海旭为提供包括各种变形镜,空间光调制器,DMD及波前分析仪等自适应光学核心部件,以及高灵敏相机,微透镜阵列等多种自适应光学常用组件。此外还提供各种用于天文,大气,强光及生物方面的自适应光学系统解决方案。
自适应光学原理
自适应光学的目的是修复大气湍流等因素对光波波前的扭曲。自适应光学首先要检测波前扭曲情况,然后通过安装在望远镜焦面后方的一块小型的可变形镜面对波前实时进行矫正。可变形镜面后安装有促动器。自适应光学与主动光学不同,后者通过改变主镜的形状调整因重力形变等因素造成的像质扭曲,前者用于补偿大气湍流带来的影响。安装在口径8米左右的地面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上的可变形镜面尺寸为8到20厘米,促动器数量为数百个到数千个不等,每次调整要在0.5到1毫秒的时间内完成,否则大气抖动将造成波前扭曲情况发生改变。
自适应光学需要以很高的频率调整镜面形状,因而可变形镜面尺寸一般比较小,对材料的要求很高。曾发生过变形镜无法承受高频调整而碎裂的事故。此外,还要求促动器的数量足够多,由此还会带来成本提高、运算量过大等一系列问题。天文望远镜上的自适应光学更多用于红外观测,而非可见光观测。可见光波段的自适应光学已经广泛用于侦察卫星的小口径望远镜上
配备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望远镜能够克服大气抖动对成像带来的影响,将空间分辨率显著提高大约一个数量级,达到或接近其理论上的衍射极限。第一台安装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大型天文望远镜是欧洲南方天文台在智利建造的3.6米口径的新技术望远镜。越来越多的大型地面光学/红外望远镜都安装了这一系统,比如位于夏威夷莫纳克亚山的8米口径双子望远镜、3.6米口径的加拿大-法国-夏威夷望远镜、10米口径的凯克望远镜、8米口径的日本昴星团望远镜等等。自适应光学已经逐步成为各大天文台所广泛使用的技术,并为下一代更大口径的望远镜的建造开辟了道路。
自从天文望远镜诞生400年以来,它从小型手控的光学器材发展到由计算机控制的庞大复杂仪器。其间,有两个参数极其重要:望远镜的口径(聚光能力)和角分辨率(图像的清晰度)。对于一架在太空中使用的性能绝佳的望远镜来说,分辨率直接与口径的倒数成正比。从遥远星球发出的平面波波前将被望远镜转换成完美的球面波波阵面从而成像。像的角分辨率只受到衍射的限制–我们可以称之为衍射极限。
实际上大气的影响和望远镜的质量问题都会扭曲球面波前,造成成像过程中的相位错误。即使是在最好的观测地点,地面上可见光波段望远镜的角分辨率都无法超过10到20厘米口径的望远镜,这仅仅是因为大气湍流的缘故。对于一台口径四米的望远镜来说,大气湍流使其空间分辨率降低了一个数量级(与衍射极限相比),同时星像中心的清晰度降低了100多倍。这源于大气扰动造成的波前在时间和空间的不稳定–也是人类发送哈勃到太空进行观测的的最主要原因–避免大气湍流的影响。此外,像质的好坏也受到工业技术问题以及由机械、温度和望远镜光学效应而引起的波前扭曲的影响 。
自适应光学相关仪器
法国ALPAO自适应光学
俄罗斯NightN自适应光学
荷兰OKO自适应光学
法国ISP SYSTEM精密光学控制
法国Phasics波前传感器
日本Santec光通信仪器
德国Holoeye空间光调制器
美国Boston Micromachines自适应光学
意大利Microgate自适应光学
大气湍流
大气湍流,顾名思义,是气流在高层大气中的不规则运动,透过这一层湍流观测星空,就如同透过波光粼粼的水面看水底,想要获得理想的高分辨率是十分困难的。大气湍流对星点的影响如图1所示,原本规则的星点在大气湍流的作用下成像来回抖动飘忽不定,星点发射的平面光波受到干扰而产生波前的畸变,在进行曝光后,原本较小的星点扩散成了一个巨大的光斑,这限制了地基望远镜的分辨率。同时,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来回抖动飘忽不定的光斑,在更加宏观的角度上的表现,便是繁星一闪一闪的景象。顺带一提,天文观测中定义这一光斑的尺寸为视宁度,这个参数衡量了当地大气湍流对于观测的影响程度。
为了克服大气湍流的干扰,为了能在地面看清星星的真容,上世纪50年代天文学家Horace Bobcock提出了一个方法:用一个传感器测量光束中的波前畸变,然后用一个可变形的光学元件对波前畸变进行补偿,恢复光束原本的波前,消除大气湍流影响,提高图像清晰度。这句话虽然读起来有些复杂,但关键词就这么几个:波前传感器、可变形光学元件、补偿。
先说专业名词:波前(wavefront),有时也被称为波面。个人认为叫波面更贴切,因为它描述的就是一个和光线传输方向垂直的一个曲面。理想平行光的波前是一个平面,点光源的波前是一个球面(类似于电场线和等势面之间的关系) ,产生畸变的波前,就是一个任意曲面。
因为大气折射率分布不均匀,所以光线穿过大气的时候,其波前就会产生畸变。因为有了波前畸变,所以图像就变得模糊;因为波前畸变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所以图像就模糊且抖动。
再回到Bobcock提出的方法:既然波前畸变是图像模糊和抖动的主要原因,那何不用一个元件产生反向的波前畸变,刚好和大气引起的畸变相互抵消?这样大气的干扰不就被消除掉了吗?多么巧妙的想法!赞一个!
但是,我怎么知道应该抵消多少?万一抵消过头了怎么办?
这就需要先用一个仪器(专业术语:波前传感器)测量大气引起的波前畸变,再通过可变形的光学元件(专业术语:波前校正器)来准确地补偿、校正、抵消这个畸变,从而达“1-1=0”的效果。而且,因为大气是在不停运动的,所以这个测量、抵消的过程还需要不停地循环,以达到动态校正的效果。这就是自适应光学(Adaptive Optics, AO)的核心思想:测量+控制+ 校正!厉害吧!
Bobcock的想法听起来很好,但是实现起来却很难!
为了满足“实时测量—控制—校正”的要求,自适应光学系统关键器件(如波前传感器、变形镜、控制系统等)需要达到很高的性能指标要求。但是,想想看:1947年人类才发明了第一个晶体管,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直到50年代才被研制出来,大规模集成电路要到60年代才出现。在这个想法被提出的1950年代,要想完成实时、高速的波前测量、计算、校正这一系列神操作,谈何容易?
因此,自适应光学最开始主要用在激光武器、天文观测等非常前沿、尖端的领域,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直到后来,随着半导体、光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展,各种高性能、相对廉价的器件出现了,这一技术才慢慢进入大家的视野,开始被更多人了解、接触、接受。
自适应光学主要应用
1. 天文观测; 2. 激光光束整形; 3. 激光精细雕刻; 4. 人眼视网膜成像; 5. 生物医学; 6. 显微成像; 7. 无线激光通信; 8. 光刻; 9. 其他应用……
国防与太空
用于大气扰动补偿的最先进的 DM、WFS 和 RTC
大气引入的湍流会降低许多应用的性能,例如:
- • 卫星成像
- • 先进的成像系统
- • 自由空间光通信
- •激光
ALPAO快速变形镜面技术可以对这种效应进行最佳补偿。将DM与我们的实时计算机和波前传感器相结合,ALPAO AO系统可提供最先进的性能。
ALPAO 高致动器数和密度可变形镜可用于许多空间应用,例如用于散斑零点的冠状成像。铱-1 86m 望远镜上的自适应光学 (AO) 卫星成像,图片来源:Francis Bennet,I. Price,F. Rigaut,M. Copeland,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空间环境研究中心(SERC)有限公司